JIT生產管理系統的生產線分析應該如何進行,有哪些原則,程序上有哪些步驟,本文將為你逐步展開分析: 一、動作分析程序:根據操作、運送、待料、檢驗、庫存進行動作分析,列出后根據距離時間進行分析
二、經濟動作原則:
(一)人體之利用:
1.兩手應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2.除了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動作。
3.兩臂之動作應對稱,方向相反,且同時動作。
4.手和身體之動作等級以盡量用**級而能使工作滿意為宜。
5.應利用動量助月,但當需使用肌肉之力制止時,則應將運動量減至**限度。
6.連續之曲線運動較含有方向突變動甚巨艮進直線運動為佳。
7.“彈道”(即自由擺動)動作較有限制或受控制之運動迅速,容易及準確。
8.動作應盡可能輕松、自然、保持節奏,尤其重復動作更不可缺少韻律。
9.工作應作妥善安排,使眼睛之動作局限一悅目之范圍。
(二)工作位置之安排
1.工具物料之放置應各有固定處所,養成良好習慣。
2.工具物料應放置于規定位置,以便隨時取用,減少尋找麻煩。
3.利用動力輸送機,箱盒及容器等,將物料盡量送至靠近工人。
4.工具、物料及控制器位于**工作區域范圍內,且應盡量靠近工人工作場所。
5.物料及工具應依**之動作次序排列。
6.應盡量使用“自動落下”或“彈出”裝置,使操作人不必用手處理完成工作生產計劃管理。
7.應有適當之照明設備,坐椅之形式及高度應符合規定,使工作者保持良好之姿態,工作處所及座位之高度亦應適量,務使坐力均宜。
8.工作處所之顏色應與工作物之顏色襯托,以減少眼睛疲勞。
9.盡量避免以手握持工作物,應以夾具或足踏器具代替之。
10.可能時,應將兩件或兩件以上之工具合拼在一起。
11.當每一手指均有其特定工作時(如打字),應依其本能分擔工作。
12.曲柄及大起子之握柄,與手之接觸面愈大愈佳,尤以使用大力之手柄最為需要。
13.機器上杠桿、十字桿及手輪之位置,應能使工作者極少變動其姿態,且能利用機械之**能力。
三、程序研究建立之要點
A.五大步驟:如何改進工作程序,整個工作能夠取消
(1)選擇:選擇凡能很快而容易獲得下列各種情形者
◇使工作更為安全;
◇使工作更為容易;
◇減少現有之動作;
◇取消各種困難。
選擇工作最需要改善者先予改善,避免發生不安不快
(2)記錄:不要聽見臆測與傳聞,要親自實地觀察每一動作
◇取得工作人員之合作;
◇注視工作如何進行的;
◇圖解現行方法;
◇注意記下技巧及困難之地方;
試找出:a、現在做的是什么;b、在何處;c、在何時做;d、誰做;e、如何做。
(3) 分析:找出真實——不是判斷!不是托詞
◇首先質疑;
◇必要時,再質疑其他工作,記下所有之意見。
(4)建立:如能注意動作,就可以節省時間
◇復閱各種已得意見,記下各種可能改善趨向;
◇剔除不必要之動作;
◇合并動作節省搬運;
◇調整布置節省搬運;
◇改變次序,避免復雜與重復;
◇簡化剩余之動作;
◇使新方法安全,作新方法之程序圖。
(5)實施:能為他人設想,要**對改變之猜疑與恐懼
◇附建議書;
◇選擇最適當之時機提出建議;
◇聯系各有關人員與您共同研究改進;
◇通知并說服各有關人員使他們一致樂于參與工作,并愿接受改變;
◇訓練各使用人員熟悉新方法;
◇注意對各有關人員之利益。
乾元坤和科技編輯,http://www.qykh2009.com/prodetail_12.html。
資訊來源:
乾元坤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