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是我們生活休閑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中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上海茶道培訓過程中,我發現了學習茶道的樂趣,也體會到茶道文化,茶道有很多的講究,其內涵也十分的豐富,我想光用文章是沒有辦法詮釋完整的。
中國一般說茶藝,因為日本先用了茶道這詞,茶道強調理念,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是茶道過程所貫徹的精神,這東西老實說不好定義,道可道,非常道嘛,廣義的可以說研究茶葉生產,制造,飲用方法和探究其原理,以達到物質精神**滿足的學問,狹義的就是如何泡好茶及其如何享受一杯茶,至于第二個問題,泡不同的茶方法,條件什么是不同的。
在儒鴻書院學習茶道的過程中老師說過泡茶重要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水,好的水能夠泡出好的茶。“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龍井茶,虎跑水”被稱為杭州“雙絕”。可見用什么水泡茶,對茶的沖泡及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是茶葉滋味和內含有益成分的載體,茶的色、香、味和各種營養保健物質,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而且水能直接影響茶質,因此好茶必須配以好水。
同樣在上海茶道培訓學習中老師也教會我們如何去品飲不同的茶,不同的茶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的感受。
**細嫩綠茶,色、香、味、形都別具一格,討人喜愛,品茶時,可先透過晶瑩清亮的茶湯,觀賞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態,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變幻,然后端起茶杯,先聞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間來回旋動,如此往復品賞。
烏龍茶的品飲,重在聞香和嘗味,不重品形。在在實踐過程中,又有聞香重于品味的,潮汕一帶強調熱品,即灑茶入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遠及近,使杯沿接唇,杯面迎鼻,先聞其香,爾后將茶湯含在口中回旋,徐徐品飲其味,通常三小口見杯底,再嗅留存于杯中茶香。
紅茶,人稱迷人之茶,這不僅由于色澤紅艷油潤滋味甘甜可口,還因為它品飲紅茶,除清飲水思源外,還喜歡調飲,酸的如檸檬,辛的如肉桂,甜的臺砂糖,潤的如奶酪。品飲紅茶重在領略它的香氣,滋味和湯色,所以,通常多采用壺泡后再分灑入杯。品飲時,先聞其香,再觀其色,然后嘗味。飲紅茶須在品字上下功夫,緩緩斟飲,細細品味,方可獲得品飲紅茶的真趣。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于一體,茶的滋味為茶湯的本味,花香為茶泌之精神,茶中學教師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香氣芬芳的特有韻味,故而人稱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花茶常用有蓋的白瓷杯或蓋碗沖泡,**細嫩花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沖泡,**花茶一經沖泡后,可立時觀賞茶在水中的飄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滲出和茶泡色澤的變幻。
資訊來源:
儒鴻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