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采條件決定了礦區的生產效率
初期投產和達產的采區應盡量靠近主、副井(安全煤柱),以求盡量縮短工期和降低投資。在選擇井口位置時,就應考慮初期采區具有好的開采條件和豐富的儲量,使其服務年限長。投產后能長期穩定的生產,取得好的技術經濟指標。有條件時,中央雙翼采區是優越的方案,中央采區上(下)山帶式輸送機運煤直達井底煤倉,輔助運輸上(下)山直通井底車場。
此方案出煤快,投資省,效益高。在地質條件優越、機械化裝備好的情況下,兩翼走向長度均應盡可能長一些。圓盤造粒機可以在破碎生產線中使用。中央雙翼采區可同時進行兩個工作面的生產。若只需一個工作面生產,則服務年限長,更能保證穩定生產。
在礦井兩翼布置單翼還是雙翼采區,需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過去在工作面產量不大(特別是普采工作面),一翼走向不太長時,雙翼采區具有可加大采區能力減少掘進率、節省投資等優點,因此采區(盤區)以雙面布置為宜。近年來,綜采高產**工作面發展較快。在主客觀條件均具備時,一個綜采工作面可達年產百萬噸到幾百萬噸的產量,工作面走向長度加長(條件好的達到2000~3000m以上)。
資訊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