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主軸及一種
雕銑機
,尤其涉及一種防水高速雕銑主軸及一 種雕銑機。
背景
雕銑機在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 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可以雕,也可銑,應用范圍廣。雕銑機還向高速發展,一般稱 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 次成型。
雕銑機的核心在于其采用的雕銑主軸,由于雕銑主軸在工作時會高速轉動,因此 必須可靠冷卻,在提供冷卻的同時需要保持轉軸內部元件的千燥,以延長工作壽命。現有的 雕銑主軸只依靠殼體表面散熱,散熱效果差;部分主軸采用水冷散熱,但是由于冷卻水在主 軸內流動,各部件間的連接容易造成密封不嚴,使冷卻水進入主軸的定子等元件中,造成短 路、漏電流超差等故障。
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水高速雕銑主軸及一種雕銑 機,可為主軸提供可靠冷卻,防水性能好,結構合理,工作壽命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水高速雕銑主軸,包括氣缸組 件、后蓋、后封蓋、機殼、拉刀機構組件、軸芯組件和下蓋組件;所述拉刀機構組件和軸芯組 件設于所述機殼的內腔中,所述后蓋和下蓋組件分別設于所述機殼的上下兩端,所述后封 蓋設于所述機殼內腔位于所述軸芯組件上方處,所述氣缸組件設于所述后蓋上并與所述拉 刀機構組件聯動;所述機殼內壁中設有冷卻組件,所述冷卻組件包括環形冷卻通道,所述環 形冷卻通道上端與所述后蓋連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套接有支撐蓋。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環形冷卻通道在所述機殼內壁中蛇形環繞設置,其上 部折返點與所述后蓋連通,所述上部折返點設有所述支撐蓋,所述支撐蓋外套接有所述第 一密封圈。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撐蓋外壁與所述上部折返點的輪廓相配合,左右兩 端設有相互連通的冷卻水通道。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后蓋上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其分別與所述環形冷卻 通道的進水端和出水端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后蓋與所述機殼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圈。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后封蓋與所述機殼的連接處設有第三密封圈。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軸芯組件包括上軸承、定子、軸芯和下軸承,所述定子 固設于所述機殼的內腔中,所述軸芯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上軸承和下軸承連接并共同設 于所述機殼的內腔中,所述軸芯可繞其軸心轉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拉刀機構組件包括與所述氣缸組件連接的連接桿,所 述連接桿的末端設有拉爪。
相應地,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雕銑機,其設有上文所述的防水高速雕銑主軸。
實施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環形冷卻通道為主軸提供水冷或油冷,冷卻***;所述環形冷 卻通道上端與所述后蓋連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套接有支撐蓋。所述支 撐蓋可以將所述**密封圈固定,防止由于所述**密封圈的位移而導致密封不嚴,增強 主軸的防水能力,延長工作壽命,提高工作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水高速雕銑主軸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支撐蓋的分布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支撐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冷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冷卻組件的展開圖。
實施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
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水高速雕銑主軸,包括氣缸組 件1、后蓋2、后封蓋3、機殼4、拉刀機構組件5、軸芯組件6和下蓋組件7 ;所述拉刀機構組 件5和軸芯組件6設于所述機殼4的內腔中,所述后蓋2和下蓋組件7分別設于所述機殼 4的上下兩端,所述后封蓋3設于所述機殼4內腔位于所述軸芯組件6上方處,所述氣缸組 件1設于所述后蓋2上并與所述拉刀機構組件5聯動;所述機殼4內壁中設有冷卻組件8, 所述冷卻組件8包括環形冷卻通道9,所述環形冷卻通道9上端與所述后蓋2連接處設有第 一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內套接有支撐蓋9。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通過環形冷卻通道9為主軸提供水冷或油冷,冷卻效
果好;所述環形冷卻通道9上端與所述后蓋2連接處設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 10內套接有支撐蓋9。所述支撐蓋9可以將所述**密封圈10固定,防止由于所述**密 封圈10的位移而導致密封不嚴,增強主軸的防水能力,延長工作壽命,提高工作穩定性。
優選地,如圖6所示,所述環形冷卻通道9在所述機殼4內壁中蛇形環繞設置,其 上部折返點11與所述后蓋2連通,所述上部折返點11設有所述支撐蓋9,所述支撐蓋9外 套接有所述**密封圈10。
需要說明的是,蛇形環繞設置的冷卻通道可以增大冷卻液與機殼4的接觸面積, 提升冷卻性能。
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支撐蓋9外壁與所述上部折返點11的輪廓相配 合,左右兩端設有相互連通的冷卻水通道12。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支撐蓋9與所述上部折返點11的輪廓相配合,可以保持其與所述上部折返點11的貼合,防止所述**密封圈10陷入所述支撐蓋9與所述上部折返點 11的間隙中而發生移位,使所述**密封圈10的密封性能更加可靠;所述支撐蓋9的左右 兩端設有相互連通的冷卻水通道12,可供冷卻液流過,實現冷卻液的循環流動。
優選地,所述后蓋2上設有進水口 13與出水口 14,其分別與所述環形冷卻通道9 的進水端和出水端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進水口 13用于通入冷卻液,所述出水口 14用于冷卻液的流 出,其外部可以連接冷卻液冷卻與循環裝置,使流出的冷卻液可以快速冷卻和提供冷卻液 在所述環形冷卻通道9的動力。
優選地,所述后蓋2與所述機殼4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圈15。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二密封圈15保證所述后蓋2與機殼4的密封,防止外部的 雜質或者水霧進入。
優選地,所述后封蓋3與所述機殼4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圈16。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三密封圈16保證所述后封蓋3與機殼4的密封,所述后封 蓋3將軸芯組件6與外部其余元件分隔開,配合所述第三密封圈16,使所述后封蓋3、機殼 4和軸芯組件6成為相對密封的整體,保護核心的轉動部件不受環境雜質污染,使其轉動更 為穩定,特別是保證其在高速轉動時的可靠性。
優選地,所述軸芯組件6包括上軸承17、定子18、軸芯19和下軸承20,所述定子 18固設于所述機殼4的內腔中,所述軸芯19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上軸承17和下軸承20 連接并共同設于所述機殼4的內腔中,所述軸芯19可繞其軸心轉動。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軸芯19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上軸承17和下軸承20連接并 共同設于所述機殼4的內腔中,所述定子18通過磁感應驅動所述軸芯19轉動,所述軸芯19 末端可安裝不同型號的雕銑刀具,隨所述軸芯19 一起旋轉,實現雕銑功能。
優選地,所述拉刀機構組件5包括與所述氣缸組件1連接的連接桿21,所述連接桿 21的末端設有拉爪22。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拉刀機構組件5提供雕銑刀具的快速更換功能。當需要更換 雕銑刀具時,所述氣缸組件1向下推動所述連接桿21,將所述拉爪22松開;此時可將原有 的雕銑刀具取出,更換新的雕銑刀具;更換完成后所述氣缸組件1向上拉動所述連接桿21, 所述拉爪22將雕銑刀具拉緊,雕銑刀具通過其與所述軸芯19的摩擦力保持相對固定,跟隨 所述軸芯19同步轉動。
相應地,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了一種
雕銑機
,其設有上文所述的防水高速
雕銑主軸。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雕銑機的主軸具有防水功能,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 工作穩定,壽命長。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 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資訊來源:
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