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納豆稱之為日本人的靈魂食物一點都不為過。雖然喜歡納豆的人喜歡得徹頭徹尾,但是不管怎么喜歡納豆,當問到“關于納豆,到底了解哪些知識?”時,大多數人都含含糊糊地說:“粘糊糊的,很有營養”關于納豆的小知識,我們向因為喜歡納豆而建立起個人網站“納豆學會”的三井田孝歐先生進行了詢問。
納豆和豆腐的名字反了?
“‘豆腐和納豆的名字反了嗎?’,這個問題是在納豆學會的網站上找到的,偶爾也會出現在咨詢中。但是,這個說法是錯的。在豆腐的發祥地中國也寫成相同的漢字,但是‘腐’字沒有腐爛的意思,而是柔軟的意思。另一方面,納豆是在寺院的廚房,也就是米谷金錢出納處制作出來的豆子,所以叫做納豆。”
這個是否讓你很吃驚呢!這個雖然是個人的經歷,以前有位朋友曾經得意洋洋地向筆者說:“納豆和豆腐其實名字反了~”。現在有種想將這個朋友打到的沖動。納豆激酶http://www.riyannd.com/
納豆學會十分重視“network”,通過該網站來交換有關納豆的各種知識,并以此為基礎擴大范圍。在這個“納豆學會”的網站上,除了上述的知識外,還介紹了許多“如果知道了的話,會很有意思”的小知識,希望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登錄該網站進行瀏覽。
圣德太子制作的納豆是豆豉納豆?
在滋賀縣湖東市橫溝有圣德太子制作納豆的傳說。其中最有說服力的要數制作豆豉納豆(咸魚納豆相當于中國的豆豉)的傳說了。還有一個傳說是南北朝時代的光嚴法皇停留在丹波山國的常照皇寺時制作了納豆。被稱為‘法皇大人的納豆’、‘鳳棲納豆’”。
“當問到“圣德太子是否可以同時聽幾個人說話,然后分別給與意見”時,三井田先生卻說是**次聽到這個。如果是日本人的話,這個故事不是必須知道的嗎?
關西人不喜歡納豆是假的?
“人們都覺得關西人一般比較討厭納豆,其實沒有那回事。銷售納豆的發祥地在京都,而且有種說法是納豆通常是在京北制成的。”(三井田先生,下同)
確實,很多關西人都討厭納豆。這么說來,平成京遷都的710年,也是納豆年。
資訊來源:
http://www.120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