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笑了 222.216.190.* 2017-09-26 12:14:54 |
9月14日,2017中國金融科技未來**峰會在北京舉行,愛財集團董事長兼CEO錢志龍入選“2017中國金融科技**30人”,并作為特邀嘉賓與易寶支付CEO唐彬、挖財聯合創始人全云峰、 農分期創始人兼CEO周建等行業大咖就“金融科技的場景應用與實踐”和“金融科技**實體經濟新勢力”兩個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以下為錢志龍訪談實錄:
記者:從2016年底以來,愛財集團的熱度不減,先是收獲C輪融資,之后在2017FinTech大會上榮膺兩項大獎成**贏家,再加上入圍《2017中國金融科技50強》,可以向我們詳細介紹一下愛財集團究竟是什么樣的企業嗎?
錢志龍:愛財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多的榮譽,離不開愛財人的堅持和努力,更離不開行業給予愛財的肯定。愛財,主要是做消費金融閉環,米莊理財是資金端,愛又米是資產端,再加上渠道端出未校園、投資端原質資本,形成了一個集團架構。對我們而言,中國消費升級就是專注于做金融這件事。
愛財集團創立品牌于2014年,為什么在這個時候選擇做這件事情呢?我認為,消費在升級,未來的信用會越來越好,信用是中國最核心的。實際上,金融與國家信用、土地等都在做相應的傳遞,或者是有擔保的這些東西。但是,信用還沒有生成到個人,我們中國有14億左右的人口,擁有征信記錄的人不足4億,剩下10個億的人口有待挖掘。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給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機會,在消費金融領域,讓我們用金融科技滲透到沒有覆蓋到征信的人群。
記者:可以說愛財集團是起步于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爆發期,是經過初創團隊深思熟慮的,是經過市場充分考究的。那么,針對當下行業的熱門話題“金融科技”您有什么樣的見解?金融科技又是如何**或服務實體經濟?
錢志龍:金融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結構虛擬的反映,是由貨幣的方式實現資源配置優化的市場化手段。從這個角度來講,金融與實體一定是密切掛鉤的。金融與經濟結構是相關的,只不過我們是用金融的方式配置資源。
從傳統相應金融來看,**是獲客成本高。第二個是可以通過數據等方式,實現金融相應的管理。第三是可以持續的運營客戶,因為數據是可以連續的。這讓我們的能力通過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的方式展現。因為自動化,一個人可以管理上萬客戶。所以,我們做的是相應金融。傳統金融機構用原來的方式做的是“水庫”或“大的河流”,而愛財集團做的是“灌溉渠”,可以到每一個個體,到每一個商業相應的實體。科技讓金融變成了更大的覆蓋,這方式也叫普惠金融。
記者:通過創新金融科技,發展普惠金融,打造金融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金融科技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那么,金融科技領域,小型企業如何利用數據跟金融巨頭進行差異化競爭?
錢志龍:現在有很多數據,是由于互聯網巨頭做了其他一些事情天然形成的,他是一個所有者。所有者其實就相當于擁有所有權,但并不意味著他對所有數據都能使用好。而金融實現資源配置,這時候**要去看配置能力。現在有很多數據源是開放的,包括運營商的相應數據,以及國家的數據也逐步在做相應的開放,有很多征信的公司。所以我認為,誰具備使用的能力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起決定性作用。
互金行業發現的數據,雖然起初是小規模、不成體系的,但是我們用重的方式發現這些數據,并納入進來,這就形成了與別人不同的競爭力。用這兩者去做相應滲透的時候,就產生了核心競爭力。**我要說的是,小型企業不需要害怕所有權,你只要練好手中的某一項手藝,社會分工會幫你解決競爭的問題。
記者:聽了您的話,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您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從不同角度描繪一下金融科技將來的途徑嗎?
錢志龍:好的,我先為大家分享一下愛財集團三個方面的應用。**是精準投放,就是當用戶有需求的時候我的服務才出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第二是風控。愛財集團把它稱之為信用管理,全過程的信用管理。貸前去發現,有交易發生時去做相應的決策,到貸后做相應的跟蹤。這是可以自動化應用的,互聯網就解決與人相關的問題。**是智能投顧,但目前這一點在我們公司中還沒發揮相應的作用,因為我們的產品還不夠多。另外一方面是員工能力的增強,比如客服,用AI產品后,現在客服坐席的替班率達到了75%,也就是有了4倍的效率增長,這是我們目前能夠看到已經在使用的成果。所以我們有幾百號的工程師,都在做這里面相應的事情。這也讓我們能夠進行單個的獲客管理,以及這一系列的服務成本逐步下降。下降了之后,公司的服務能力就強了。
另外,大家都覺得金融是賺利息,金融應該是屬于服務產業。愛財集團賺的是服務的錢,所以我們通過創造相應的科技也是賺服務的錢。通過生產率比別人高,獲得相應的利潤,這是我們的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