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pai999 183.48.46.* 2017-05-17 16:50:10 |
一個產品從無到有的完整工作流程
**階段:產品設計階段
五個層級提供了一個產品設計階段的基本架構,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體(由最開始的產品的方向到設計**具體每個元素的表現形式);其中每個層級又都對應具體需要做的工作內容,下面逐一介紹。
\
**階段:產品設計階段
1. 戰略層:
這個層面是非常重要,但有很多公司都忽略或弱化的一個環節 -- 確定產品方向。
通過兩個維度來確認產品的方向:
其一,公司想通過產品獲得怎樣的商業價值?
其二,用戶想要通過此產品解決哪些問題?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公司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比如:評估產品機會,確認產品目標,用戶畫像等。《啟示錄》中提到可以通過確認產品價值、目標市場、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競爭優勢、市場時機等方面評估產品機會。確認產品目標這件事也尤為重要,很多**的產品也在初期確定了產品的價值觀,(比如饅頭商學院的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成長。),這在一定程度上產品目標是后面產品如何發展與設計的基礎,并以此向團隊所有角色明確目標。用戶畫像是很好分析用戶的一個方法,如elya老師講的,用戶畫像是賦予一個用戶確切的形象,要有具體的名字、年齡、身份、日常行為習慣、愛好及對產品的訴求等屬性,這可以方便產品設計人員(PM/UCD)快速轉換用戶視角。
此階段要避免的兩個誤區:
其一,不要只注重用戶體驗而忽略了商業價值,要盡量平衡兩者。
其二,不要只用自己的思維去想當然認為是用戶想要的。
2. 范圍層
帶著“我們想要什么”,“我們的用戶想要什么”的明確認識,才能弄清楚如何去滿足這些戰略的目標。當你把用戶需求和產品目標轉變為產品應該給用戶提供什么樣的內容和功能時,戰略就變成了范圍。”
可以將用戶畫像加入進場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描述用戶如何完成產品目的,從中可挖掘出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需求。
也可以進行用戶訪談的形式,來了解目標用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時候用戶想要的不等于真正需要的。作為產品設計人員需深層挖掘用戶需求,這里可以參考蘇杰老師的Y模型。很多需求都可以深挖到人性的層次,就如Elya老師所說的移情能力。
在這個階段,需要采集需求后對需求進行優先級排序等管理,并將需求轉為功能點。
現在創業產品比較喜歡的MVP,即最小化可行產品,優點是開發周期短,投入市場后可以根據市場反饋逐步優化迭代。
3. 結構層
這個層次主要是進行產品的信息架構設計和交互設計。
信息架構是指每個產品功能以何種結構展現給用戶,確保用戶在合理的信息規劃下更容易且方便的找到其想要的功能與內容。除此之外,信息架構還可以引導用戶實現產品目標:比如微信的朋友圈是很常用的一個功能,卻放在【發現】列表中,這樣用戶在訪問朋友圈的時候,就會看到發現列表下的購物、游戲功能。
交互設計關注于用戶如何執行和完成產品目標的過程,定義所有可能的用戶行為,并針對各種可能性來定義產品如何響應用戶行為。
4. 框架層
在結構層,我們看到一個較大的架構和交互的設計;在框架層,我們的關注點幾乎全部在獨立的組件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上。
這個階段,主要是對界面元素、導航進行設計,并繪制線框圖,頁面流程圖,原型圖等。同時,PM完成PRD的編寫。
同時要對產品的文案制定文案集,定義各種情況下產品給出用戶的文案反饋,這里文案的風格應保持一致并符合產品定位與產品風格。
5. 表現層
這個階段UI設計師就可以對各個界面與元素進行視覺設計,并完成切圖等工作。
我自己是做PM的,對于表現層的工作涉及不多,近期計劃會看《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并正在上【產品體驗設計課】,希望可以提升對這方面的認識以便更好的與UI溝通,后期會再來更新。
第二階段:產品執行階段
產品執行階段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 開發階段
2. 測試階段
3. 產品發布
\
第二階段 產品執行階段
這個階段PM或UE主要對產品的開發與測試跟進與驗收,以及產品發布后將用戶體驗問題收集至體驗池塘并于后期逐步優化,通常這個階段PM就可以開始產品2.0階段的設計階段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司都會出現在開發階段還要改需求的問題,這種盡量避免,否則很有可能使項目延期。所以若PM在開發階段就開始進行2.0版本需求設計,此時如果臨時接到**或運營小伙伴們提的需求,如非必要立即更改需求,就可以將要改的需求放在2.0中下次優化。
原文地址: http://www.dhxing.com/news/views/1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