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0769 119.127.240.* 2016-11-30 16:59:21 |
“農田到餐桌”的農業B2B并沒有那么容易
有人說,只要有互聯網思維的心,農產品交易根本不需要中間環節,我們就是要搞“農田到餐桌”,去掉一切中間環節,革掉批發市場和中間商的老命。于是一大批創業者他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蜂擁而上。
很遺憾的是,一旦跨界農村B2B電商,越來越覺得農業遍地都是坑,去掉中間環節不過是海市蜃樓的幻想,越往深水里游越絕望,大多數都是有去無回。所以,單憑一根網線就能改掉農業數千年的文化和習慣,未免對老天缺了幾分信仰。
那么互聯網思維失效,農業B2B的真正痛點在哪?下面中國商機網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談及農批市場和電商關系,“農田到餐桌”,理論和技術上都是可行,但是假設家里的一桌菜,土豆來自甘肅,芹菜來自廣西,白菜來自山東,再加上包裝、運輸等成本,你分別直接采購的成本一定沒有到身邊超市或菜市場采購的成本低、效率高。另外,農批市場的業態不是人為規劃出來的,是交易需求和消費習慣堆積起來的結果,這其實是一個**的市場選擇。
B2B的本質是“人”的鏈接,無論什么B2B,其本質是人與人的生意。
中國商機網認為今天的農批市場的交易生態,是數千年來市場選擇的產物,鏈條當中的農戶、經紀人、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各類商販等,他們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他們生存,一定有其生存的價值,有些不是我們一蹴而就說變就能改變,尤其互聯網思維盛行的當下,更需要智慧。
一個業態,如果不能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鏈接起來,這個業態注定走不長遠,這不是互聯網思維能救贖的。輕拿輕放“革命”,高舉高打“改造”對于跨界農村的所謂互聯網思維,以“顛覆”之名開始“鬧革命”,認真基本就輸了。
農村電商有兩大使命,一是消費品下行,二是農產品上行,我們把性價比更高的家電、服裝、尿褲、肥皂等賣到農村里固然重要,這本身也是有益各方的大好事。可是我們“農產品上行”的持續性系統在哪里?搞農業,另外一只腳不扎到農村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能做坡腳英雄。
農業與其他行業大不同,每一個細分品類都是一個大行業,每個細分的行業都有不同的產業屬性。無論產地市場,還是銷地市場,這個行當留存了很多“潛規則”,我們看到太多以“革命”之名姍姍而來的有志之士,最終卻因不熟悉“潛規則”被干的灰頭土臉。
(文章來源于中國商機網B2B網站:http://www.863535.com/news/show/8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