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鍵:清毒降暑
暑氣重、熱毒盛易導致上火癥狀,如口干舌燥、口腔潰瘍、心浮氣躁、食欲不振等。而夏季晝長夜短,很多人會出現晚睡、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也容易帶來心火。因此,夏季養生,首要的任務是要清熱毒、降暑氣。
飲食建議
夏季常見的清熱降暑食物有冬瓜、綠豆、海帶、苦瓜、豬血、菌類、胡蘿卜、馬蹄、西瓜等。此外,多食用苦味的食物、綠色蔬菜、含水分多的水果等,也有助于人體清熱解暑。同時用一些常見的中藥煮水當茶喝,例如菊花、金銀花、蓮葉等,昆山皮膚科醫院發現特別適合這個季節。
濕氣重導致精神差易困倦
應對關鍵:祛濕利水
夏日濕邪在南方地區十分常見,特別是七八月份,濕氣重,雨水多。另外,酷暑時節,喜歡喝冷飲、吃涼菜,也容易導致濕邪侵襲,影響健康。
濕氣重的人容易覺得精神不振、頭部沉重、困倦渴睡,還有肢體困重麻木、肩膀酸硬、周身乏力等全身癥狀。濕氣還會入侵脾胃,導致食欲不振、胃口差,進而一步加重精神不振。同時,很多濕氣重的人還會表現出水腫、下肢浮腫等。
飲食建議:
多食具有祛濕功效的食物,如赤小豆、苡米、扁豆、淮山、芡實、蓮子、胡蘿卜、鯽魚等。祛濕的另一個關鍵是增加水分排出體外,將濕邪帶走。可以適當攝入利水的食物,如冬瓜、絲瓜、黃瓜、苦瓜、番茄、蘿卜等,能夠通暢小便,增加尿量,促進濕氣排出體外。
溫度高導致胃口差消化弱
應對關鍵:健脾開胃
胃口變差了,看見什么東西都沒食欲。這是夏季困擾全家老小的一個大問題。造成夏季胃口差的原因有很多,氣溫升高,人的精神容易疲倦困乏,不思飲食。此外,夏季出汗多,水分補充多也會中和胃液,引起食欲不振。